人物
时段
朝代
人物库 宋朝
欧阳修北宋 1007 — 1072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1007—1072 【介绍】: 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
欧阳观子。
少贫,从母郑氏学。
仁宗天圣八年进士
西京推官,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。
景祐间馆阁校勘,作文为范仲淹辩,贬夷陵
庆历中知谏院,改右正言知制诰,赞助新政
新政失败,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,出知、颍等州。
召为翰林学士
嘉祐二年知贡举,倡古文,排抑“太学体”,文风大变。
五年,擢枢密副使次年参知政事
英宗初,以尊英宗濮王为皇,起濮议之争。
神宗立,请出知蔡三州
以反对王安石新法,坚请致仕。
能诗词文各体,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,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平生奖掖后进,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。
亦擅史学,与宋祁新唐书》,自撰《新五代史》。
有《欧阳文忠公集》、《集古录》、《六一词》等。
全宋诗
欧阳修一○○七~一○七二),字永叔号醉翁,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
仁宗天圣八年(一○三○)进士,初仕西京留守推官
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,召试学士院,充馆阁校勘
三年,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,降为峡州夷陵
四年,移乾德
宝元二年(一○三九),迁武成军判官
康定元年(一○四○),复馆阁校勘
庆历三年(一○四三)知谏院,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
四年,为河北都转运使
五年,庆历新政失败,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,贬知滁州,徙扬州颍州
至和元年(一○五四)权知开封府
五年,拜枢密副使
六年,进参知政事
英宗治平四年(一○六七),罢为观文殿学士,转刑部尚书亳州
神宗熙宁元年(一○六八),徙知青州,因反对青苗法,再徙蔡州
四年,以太子少师致仕。
五年,病逝颍州汝阴,年六十六。
谥文忠
有《欧阳文忠公集》。
又撰有《新唐书》、《新五代史》等。
宋史》卷三一九有传。
宋胡柯编有《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》。
 欧阳修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元本《欧阳文忠公集》(一百五十三卷、附录五卷)为底本。
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(卷三至卷六缺,简称周本,藏北京图书馆)、宋刻本(存《居士集》五十卷,有校,简称宋刻、宋刻校,藏北京图书馆)及明正统刻《居士集》(有元曾鲁考异,简称曾、曾校)。
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,今移至正文题下。
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,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,皆予保留;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,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。
另辑得集外诗句,附于卷末。
词学图录
欧阳修1007-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
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
宋史》有传。
有《新五代史》、《集古录》、《欧阳文忠集》、《六一词》。
全宋文·卷六六三
欧阳修一○○七——一○七二),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
幼孤力学,天圣八年进士,任西京留守推官
景祐初召试学士院,充馆阁校勘
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,贬峡州夷陵,移光化军乾德
康定初召还复职,庆历间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,出为河北都转运使
以支持「庆历新政」,贬知滁州,徙扬州颍州
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唐书》。
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
治平末,出知亳州
神宗立,徙知青州
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,再徙蔡州
熙宁四年致仕归明年卒于汝阴,年六十六,谥文忠
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,撰《新唐书》纪、志、表七十五卷,《五代史》七十四卷,《诗本义》十四卷,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。
吴充撰行状、韩琦撰墓志铭,《宋史》卷三一九有传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司马光北宋 1019 — 1086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1019—1086 【介绍】: 陕州夏县人字君实
司马池子。
少聪颖好学,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
仁宗宝元元年进士
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,复为翰林侍读学士
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,以“祖宗之法不可变”为由,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,因出知永兴军
神宗熙宁四年,判西京御史台,退居洛阳十五年,专修史书,绝口不论时事。
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,起为门下侍郎,拜左仆射,主持朝政。
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,悉除新法,恢复旧制。
在相位八月卒,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
初编撰战国秦二世历史为《通志》八卷,英宗命设局续修,神宗改书名为《资治通鉴》,元丰七年成书。
另有《温国文正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等。
全宋诗
司马光一○一九~一○八六),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(今属山西)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
仁宗景祐五年(一○三八)进士
初仕苏州签判
父死服除,改武成签判
庆历六年(一○四六),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,后受庞籍辟为并州通判
召还为开封府推官,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
英宗治平三年(一○六六),为龙图阁直学士
神宗即位,擢翰林学士
熙宁三年(一○七○),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,出知永兴军,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
六年,以端明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洛阳,主编《资治通鉴》。
哲宗即位,召主国政,元祐元年,拜左仆射门下侍郎,卒于位,年六十八。
温国公谥文正
有文集八十卷,杂著多种。
事见《东坡全集》卷九○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,《宋史》卷三三六有传。
 司马光诗十四卷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宋刊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(即宋绍熙刊本,亦即绍兴二年本)为底本,参校清乾隆六年陈宏谋校刊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》(简称陈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》(简称四库本)等。
底本卷二、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,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。
底本卷六《又和讽古》“海客久藏机”一首,与卷一《和之美讽古二首》之二重复,已删略。
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,另编为一卷。
词学图录
司马光1019-1086字君实
陕州夏县(今属山西)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
主编《资治通鉴》,有《司马文正公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。
存词三首,见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及《阳春白雪》。
全宋文·卷一一七二
司马光一○一九——一○八六),字君实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人。
宝元元年进士甲科。
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,累迁开封府推官,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
仁宗未立嗣,数上疏谏言。
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,判吏部流内铨。
神宗即位,擢为翰林学士,除御史中丞权知审官院。
王安石新政持异议,与安石数论辩于帝前。
由是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,判西京御史台,退居洛阳,专修《资治通鉴》,凡十五年。
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,召为门下侍郎
元祐元年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,力废新政
是年九月卒,年六十八,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
著有文集八十卷,《资治通鉴》三百二十四卷,《考异》三十卷,《通历》八十卷,《稽古录》二十卷,《涑水纪闻》十卷等,并注释《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法言》、《太玄》等。
苏轼司马文正公光行状》(《东坡集》卷三六),《宋史》卷三三六有传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胡洵直北宋
全宋文·卷四二五三
胡洵直字次鱼临江军新喻(今江西新馀)人。
宣和间以贡入绍兴十五年进士
累官湖南提刑司干官
著有《中兴策》二十五篇、《考正尚书武成》及《兰谷集》十卷。
隆庆临江府志》卷一○,《经义考》卷九五,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七三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乐史唐末宋初 930 — 1007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930—1007 【介绍】: 抚州宜黄人字子正
南唐秘书郎
入宋,为平厚县主簿
太宗太平兴国五年,以现任官举进士,赐及第
三馆编修直史馆,知、黄、商州,以老疾分司西京
为官颇以贿闻,然勤于著述。
太宗雍熙真宗咸平间,献所著书《贡举事》、《登科记》、《广孝传》、《总仙记》、《上清文苑》、《广卓异记》、《仙洞集》等凡八、九百卷,尤以《太平寰宇记》著名。
全宋诗
乐史九三○~一○○七),字子正抚州宜黄(今属江西)人。
初仕南唐秘书郎
入宋,为平原主簿
武成军掌书记,复赐及第,擢知陵州
因献《金明池赋》,召为三馆编修
太宗雍熙三年(九八六),又因献书迁著作郎直史馆,知舒州
淳化四年(九九三)黄州
真宗咸平二年(九九九)商州,解职分司西京
景德四年卒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六五),年七十八。
有《太平寰宇记》二百卷,《仙洞集》百卷,其他杂编四百九十馀卷。
今存《太平寰宇记》、《柘枝集》及传奇多种。
事见《》卷三○六《乐黄目传》、《东都事略》卷一一五、《抚州府志》卷四九。
今录诗五首。
全宋文·卷五二
乐史九三○——一○○七),字子正抚州宜黄(今江西宜黄)人。
曾仕南唐,官秘书郎
入宋,为平原主簿
太平兴国五年赐进士及第。
著作佐郎、知陵州
召为三馆编修,迁著作郎直史馆
太常博士、知舒州
水部员外郎,知黄州商州,判西京留司御史台
景德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
著有《太平寰宇记》二百卷(存)、《总记传》百三十卷、《唐登科文选》五十卷、《总仙记》百四十一卷、《广卓异记》二十卷(存)等,又集己所著为《仙洞集》百卷。
》卷三○六《乐黄目传》有附传。
字子正
抚州宜黄人
南唐
秘书郎
宋。
太平兴国五年复登进士
水部员外郎
使两浙巡抚西京留司御史台卒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